【走进省医】党建带扶贫 安徽省立医院87个党支部的定点“大包干”
人民网关注我院党建工作创新举措
6月22日一大早,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一行6人,驱车赶到临泉县韦寨镇的柘树庄村,开展精准扶贫的前期走访和义诊活动。
柘树庄村是韦寨镇四个贫困村之一,8个自然村共1110户4850人,其中贫困户87户,涉及贫困人口288人。 作为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,安徽省立医院以党建带扶贫,以扶贫促党建,87个党支部对口87户贫困户,通过精准扶贫定点“大包干”攻克脱贫攻坚点。
一户一策一帮扶 87家贫困户包干到支部
精准扶贫,关键是精准识贫,从而对症下药、靶向治疗。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告诉记者,在前期调研走访中了解到,因病、因残致贫已成为当前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。如何拔掉因病致贫这一“贫根”,成为一道现实而紧迫的扶贫难题。
党委书记刘同柱带队实地考察扶贫工作
5月2日,安徽省立医院微创医学中心主任、外科党总支副书记陈孝谋被选派前往柘树庄村,开展为期三年的蹲点扶贫。
帮群众解忧、谋产业脱贫,党员干部比群众还上心。刚到柘树庄村没多久,陈孝谋就甩开膀子干了起来,挨家挨户摸清贫困户状况、因户施策探索扶贫措施、规范贫困户信息档案管理……
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对接落实扶贫工作
通过走访,在得知大部分家庭都是因为重病缠身、丧失劳动力而导致家庭贫寒。刘同柱表示,该院扶贫“火力”要集中在健康扶贫上面,为扶贫对象提供医疗互助保障,在医疗方面以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贫困家庭。
扶贫工作队走访贫困户
87个党支部,87户贫困户,数字上的完全吻合似乎彰显着一种责任与担当。一个党支部对口一家贫困户,把每户的脱贫任务包干到支部。“在扶贫道路上,让柘树庄村一个都不掉队。”刘同柱如是说。
据了解,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,安徽省立医院党支部还上门随访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,指导他们按时服药,定期进行健康指导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院对贫困户来院就诊不仅开放绿色通道,同时承诺对特别困难家庭减免医疗费用。
“当前医疗资源匮乏是制约村民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。”安徽省立医院机关党总支书记许秀文介绍说,健康扶贫关键要做好对口扶贫点医院的帮扶,尤其是村卫生院的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的培养,在医疗保险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政策上给予贫困人口倾斜的同时,要着力提高乡村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。
扶贫扶困更扶心 明年对口帮扶贫困户全脱贫
众所周知,对农村地区来说,由于疾病治疗花费高、报销低,使贫困家庭难以承受,一些原本可以预防或者及时开展前期治疗就可以缓解的疾病,最终因为治疗不及时或无钱就医而拖成大病,使原本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也容易致贫。
另外,一些地区因环境、水质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,不同程度存在“地方病”,也成为农村人口致贫的重要因素。
数据统计,柘树庄村的87户贫困户中,因病、因残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60%-70%。在现有的健康扶贫政策下,虽然就医费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,但就医质量不佳,且其他非因病致贫返贫的中老年人患病率也非常高,大部分为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肺心病等慢性病。
“这主要是由于当地贫困户普遍健康意识淡薄,就医问诊不够及时所导致。”从柘树庄村走访回来的神经外科党支部副书记靳玉萍颇为感慨。鉴于此,在扶贫过程中,安徽省立医院针对地方易患的高发疾病,还开展义诊宣教活动,倡导当地百姓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神经外科党支部开展健康宣教
神经外科党支部开展义诊活动
按照脱贫计划,安徽省立医院党支部在3年扶贫周期内,不仅帮助柘树庄村8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,还将致力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,变“输血”扶贫为“造血”脱贫,“赋能”于贫困户自食其力创新生。
刘同柱介绍,医院党支部精准扶贫 “大包干”,旨在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,加强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。同时,通过精准扶贫和医院党风建设、行风建设联系在一起,对党员职工提高医德水平,改善医患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。
用行动践行“两学一做”,在刘同柱看来,只有发挥了每个党员的主观能动性,促进了支部的团结向上,把定点包干脱贫攻坚使命扛在肩上,才能在扶贫的“战场”上拿下阵地,如期实现柘树庄村87家贫困户拔掉“贫根”。
了解安徽省立医院更多党建成果,
请戳“阅读原文”查看!
策划 / 胡礼源 方萍 责编 / 许慧玮 方雯 供稿 / 汪瑞华 供图/周幸园
主办单位 / 安徽省立医院
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/ 安徽新媒体集团